【我与理说】溯沪江情怀,铸化学精魂

发布者:汪婷发布时间:2020-11-30浏览次数:1747


【编者按】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历史,默默无言,却铿锵有力。追忆百年沪江史,每一段岁月都有一批批的英雄挺身而出,代表着化学师生深深的爱国情怀。在这个时代里,莘莘学子需要这样的偶像。


    在中国发展的大洪流中,以沪江大学的发展为契机,今天我们就以介绍沪江大学的仁人志士,化学工作者在抗日战争做出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贡献,来深刻认识在当今新时代下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抗战篇(郝伟举)

抗战期间,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沪江化学师生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抗战出力,为国家舍身….校长刘湛恩带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推为上海各界救亡协会主席,他向世界和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日主张,拒绝出任伪政府教育部部长,后惨遭日伪特务暗杀牺牲。他的牺牲进一步激发了沪江师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壮志。

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院长郑章成先生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爱国学者。“九一八事变”后,他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是一个中国人,值此国难当头,我有责任上前线抗战。可是,我年老体弱,得不到上前线的机会,我愿送我儿子上前线!”讲到这里,郑先生老泪纵横,声音哽咽,语不成声。

抗战时期,我们沪江大学的师生更是心系祖国,心系前线,其中爱国教师韩组康抒写了可歌可泣的赞歌。他在学习期间就立志献身于化学事业,决心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为化学事业做出贡献,在抗战期间,他主持增加了军事化学研究课程,培训学生研制黄色炸药以及烟幕弹等。带领学生做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演习和实验。全面抗战初期,他即发表《毒气战争中的防范问题》论文,并撰写《烟幕发火剂及爆炸实验》一书。1942-1945年,卜内门公司因抗战停业,他失业在家,俭朴度日,但坚决不给日本人做事,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沪江大学的全体师生,在抗战期间为国为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坚守着那份爱国忠贞,更有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为国尽忠。

 

奔赴延安篇 (陈春光)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沪江师生纷纷加入到抗战救国的革命行动之中。此时,满怀一腔热血,在德国攻读博士的沪江学子陈康白,于1937年在徐特立先生的推荐下,带着成箱的化学资料从德国直奔红色苏区延安。作为延安学位最高的科学家,他先后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的接见。抗战期间,陈康白为抗日根据地的教学、生产及经济发展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陈康白同志又先后在不同岗位任职,其中,1951年被任命为哈工大校长,进一步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回顾他在抗日革命根据地后方的主要贡献。 1940年,日军对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和进攻。边区的财政状况和人民生活极度困难。面对这种艰苦的形势,中共中央确定了“自力更生,发展边区经济”的方针。在科学教育方面,为培养抗战建国的技术人员,陈康白等人开始筹建延安自然科学院,并大力发展理工科建设,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协助边区发展工业生产,并于1944年任命为院长。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创办为革命培育了大批科技干部和管理干部,为抗战的胜利,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以及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解决革命根据地军民的食盐短缺问题,陈康白带人奔赴地处毛乌素沙漠的三边盐池地,经过仔细观察分析,揭开了“海眼”的秘密,修建盐田,用吊桶从“海眼”中取水导入盐田,白雪般的精盐大量结出,打破了敌人对革命根据地军民的食盐封锁。

为解决革命队伍的纸张问题,在陈康白院长等人的带领下,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师生通过多次试验,最终用西北的野生马兰草成功造纸,并研制生产了边区的钞票纸。

进一步开发了南泥湾,制造了火柴、肥皂和军装用铜钮扣,指导炼铁厂、火药厂的生产,为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丰足”牌火柴的命名就可以看出根据地后方军民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奋斗精神。

1944年开始,国内革命形势迅猛发展。中共中央决定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派陈康白由延安出征南下革命,接受锻炼。在行军过程中,经过汾河冰滩时,扛书的骡子行至冰面不慎落水,为抓紧行军,自己抱着书追赶上了部队。王震为他赋诗一首:吕梁山上剃胡子,汾河岸边丢骡子。死也不丢竹杆子,誓与马列共生死。表达对陈康白这种战斗精神的赞赏。

除此之外 ,还有很多像陈康白一样的沪江人满腔热血投身革命之中,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

革命成功,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沪江人投身新中国建设的各行各业之中。看!他们朝我们走来。

 

响应号召建设中国 (岳兵兵)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急需人才。学校响应国家需求,决定让1949年入学的学生提前毕业,和1948年入学的同学一同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岁的汪尔康带队和沈之荃,胡壮麒等15位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生到全国各地参加经济建设。

1952年,汪尔康大学毕业。年仅19岁的他来到条件艰苦、满目疮痍的东北,来到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踏上了他梦想中的科研之路。

1955年他被选派赴捷克斯洛伐克深造,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洛夫斯基,仅用三年时间便取得了常人要四五年才能拿到的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海洛夫斯基在与我国极谱学先导韩组康教授的通信中,多次称赞汪尔康聪明、刻苦、成绩优秀。这位著名的老科学家曾满怀深情地预言:中国的科学事业将在新一代手中前途无量。

汪尔康深知祖国需要科研人才,1959年婉言谢绝了导师的挽留,义无反顾的回到祖国。回国后,国家紧急抽调他,参加原子能项目攻关。上世纪70年代,汪尔康又重新回到长春应化所继续分析化学的研究。研制成功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内第一台脉冲极谱仪,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

60余载科研科研道路,汪尔康始终以国家需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成为我国分析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领军者。

在投身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先后有十多位沪江化学学子成长为中国科学院或者工程院院士,例如纪育沣、王序、郭慕孙、汪尔康、胡壮麒、沈之荃、戴立信、黄葆同、刘元方、吴浩青、侯祥麟等,他们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成为沪江化学王冠上的明珠。

还有很多沪江校友担任科研院所与高校领导工作,不少人是创办人或者早期的建设者,比如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郭慕孙、北大校长张龙翔、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陈康白等人。这些熠熠生辉的沪江学子们成为了沪江化学的骄傲。

除了这些在祖国的土地上奉献自己力量的优秀学子,那些身在海外的沪江游子们也有着更加动人的故事。

 

海外游子 (么聪菲)

沪江大学有很多学者去国外留学或者定居,他们有的回来报效祖国,有的虽然未能回到祖国,但是他们通过各种形式支援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其中朱谱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朱谱康沪江大学化学系1938届校友,世界知名的陶瓷冶金与高温材料专家,是一生心系桑梓之地、父母之邦的美籍华裔学者。

1949  6 19 日,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解放,留学美国的青年学生和科技工作者组织成立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朱谱康也加入其中,他们联合起来与美国政府抗争,一批又一批冲破阻挠,先后回到祖国,争取为国效力,其中就包括1955年回国的钱学森。

得知钱学森归国的消息后,朱谱康也立刻向美国政府打了回国服务的申请报告。结果,由于美国政府的万般阻挠,朱谱康一直以来回国的梦想,终成泡影。但是他把爱国情怀深深地埋在心底。

改革开放以后,朱谱康不顾年迈体衰,迫不及待地应中国硅酸盐学会和北京市硅酸盐学会的邀请赴京作专题报告。此后,他又以学术交流、探亲访问的名义先后七次回国,到清华、北大、复旦、浙大和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等20多个院校和研究所访问、讲学和指导科研工作。同时,他还支持帮助数十位中国学者赴美学习进修,并且对中国赴美留学学子、访问学者、参会学者,或者在美打工的中国学者,也不遗余力地予以关心和帮助。

199815日,朱谱康带着未能回国定居的遗憾离世。

生前嘱咐家人将墓地选择在紧靠太平洋,能远眺大洋彼岸的祖国的望洋公墓。墓碑最后的四行小字,记述了自称为“World-Citizen”(世界公民)的朱谱康生前选定这块风光旖旎、紧靠太平洋墓地的深意:以与我们的家乡相连接。“Connected to our homeland ”

这块大理石墓碑,形象生动地记载了朱谱康一生的生活历程,深刻反映了一位著名科学家、老华侨,热爱祖国、思念家乡的赤诚游子之情。

沪江化学如此多熠熠生辉的历史人物不应该被忘记,沪江化学的精神也不会被忘记,现在的化学系师生在上理这片土地上将沪江化学的精神传承下去。

 

薪火相传 (辛艳梅)

在沪江大学原址上发展起来的上海理工大学继承了沪江精神——校训信义勤爱2008年恢复的上理工化学系也秉承沪江化学的精神,求真求义,为中国化学的振兴而奋进!

为继承和发扬沪江化学精神,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多次组织师生拜访沪江校友、采访沪江校友、邀请校友回母校讲学。在此期间,我们采访了汪尔康院士、黄日侯校友、严文俊校友等,曾经在沪江大学化学系求学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那份爱国情怀依旧满腔热血,最后他们还为上理化学师生题词以表达对上理的祝福和期盼。

为了更好的学习他们,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及化学系的师生一起搜集资料。

化学系老师将沪江事迹作为思政材料融入到课程中处。由于所呈现的思政教育素材就是脚下这片土地曾经发生的人和事,学生普遍感到真实可信,起到很好效果,得到学生好评。同时,我们也开展相关讲座,制作沪江化学墙,宣传沪江化学先贤的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国家、对学校、对专业的荣誉感与使命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化学系老师结合沪江化学进行四史学习。

回望过去,仰慕先贤,这曾经的荣耀与辉煌,承载着怎样的梦想!愿有一日,上理化学的振兴能够回报沪江化学曾经的荣耀!



——本篇摘自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化学系“师说四史”团队演讲

讲师团:郝伟举 辛艳梅 么聪菲 陈春光 岳兵兵

指导教师:缪煜清


返回原图
/